远离你身边这些“新穷人”:月薪12000,活得像路边要饭
武汉殡仪馆排起百米长队,40岁柳岩泪目:人到中年,最怕父母变成一张照片
只要你不放弃,到达那个临界点,你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奇迹。
作者:小椰子,来源:精读(ID:Jingdu999),经授权发布
蛋蛋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,关于她的女同学Lily。
Lily月薪12000,是个出入高级写字楼的小白领。
朋友圈里,她是个不折不扣的白富美:几千块钱的vca四叶草项链买起来毫不含糊;
秋冬梅子色系列的眼影盘一囤就是一堆;
新款的美容仪总是第一时间入手......
后来,蛋蛋姐去了她租的房子,三观碎了一地。
她住在一个叫“北四村”的地方,那里是一整片简陋的自建房。
周围到处都是垃圾、废品,在垃圾堆中间,建了一间间散发着异味的屋子。
而Lily选择租在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租金便宜,一间10来平米的单间,才几百块钱。
她就这样,白天穿着8000块的Burberry大衣出门,光鲜亮丽;
晚上回家,把大衣收进黑暗狭小的衣柜里,蜷缩在800块一个月的闷热潮湿小单间里。
为了还不完的卡债和花呗,她已经习惯了吃最便宜的泡面度日。
有这样一个名词:“新穷人”,描述的就是这类人群:受过高等教育,外表光鲜亮丽。拿着不错的薪水,追逐中产的品味和生活方式。
虽然已经工作好几年,但几乎没有任何积蓄可言。
就像之前,在广东珠海,一位90后女律师助理烧炭自尽。
月收入仅3000的她,为了满足物欲办了14张信用卡,欠款达到87万元。
一位90后女护士,每天上下班只坐网约车,看到心仪的东西就去买,想去哪儿就马上订机票。
月薪8000的她,每个月消费要三四万,几年下来就背上了几十万的债务。
被物欲裹挟的人,总是即时满足着自己的快感,却在不知不觉活成了物质的奴隶。
最近有个词“报复性消费”,在网上火了。
疫情期间被压抑的消费欲望,被一些人如同报复般地发泄了出来。
浙江一位女生,一次性点了15份外卖,看着满桌的食物大呼满足。
麻辣烫、麻辣香锅、冰奶茶、肯德基、水果捞、绝味鸭脖、烧烤、面包......
疫情期间被憋坏的她,当商家开始复工后,便报复性般地大肆消费。
山东潍坊一家烧烤店,复工后接到了一位顾客电话订餐,直接要求“来一本儿”。
意思是把整本菜单全点了一遍,总共50多个菜品,花了1200多元。
北京有位苏女士,最近的主要任务就是每天在网上买买买。
晚上11点上床,要刷2小时的淘宝,再刷1小时小红书,刷到眼睛酸了,就下单睡觉。
看着自己买的东西有99单未发货,60单待收货,她终于能够睡得酣甜了。
朋友圈里,不断有人晒出这样的5升装大桶奶茶,仿佛要把之前没喝的份一次补个够。
于丹在《人间有味是清欢》中提到:过度消费的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,源于人们内心普遍缺乏安全感。
需要用外在的,物化的依托和提升,来确认自己生命的价值。
但当我们用非理性的报复性消费去满足快感,寻找寄托时,过后只会留下满心的空虚。
前几天,我看到一个要好的学妹在朋友圈里写:
“什么报复性消费,现在的我只想要报复性存钱;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,我只后悔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太弱。”
有几个共同好友都在底下的评论区安慰她,我才得知:
疫情期间,学妹的父亲肾病加剧,一家人的生活负担特别大,她妈妈去年就辞了工作,在家照顾她爸爸,家里没了经济来源。
学妹才刚出来工作没几年,平时花钱大手大脚,存款几乎为零。
也难怪她会发出这样的感慨。
在大城市里挣扎着的“新穷人”们,根本就没有能力去抵御任何突如其来的变故。
王远成出过一道选择题:如果有一天,你最爱的父母得了肺癌,要化疗。
化疗药物有很多种,其中一种进口药叫“贝伐珠单抗”,2万元一针,不医保,副作用小,不掉头发,化疗后不呕吐,病人精神。
而普通国产化疗药,一千多一针,可以走医保,吃了呕吐,头发掉光,病人生不如死。
半年后病情加重,化疗没用了,于是医生又给你两套方案。
一种是保守治疗:吃中药,疼到死。一种是吃进口药,易瑞沙和特罗凯,每天1000元,不医保,全自费。但效果好,病人吃了后,能跟你聊天。
这是你最亲最亲的人,你怎么选?还怎么选?
没有钱,根本就没有资格选。
我们年轻的时候,往往不会认识到存钱的重要性,总觉得要今朝有酒今朝醉。
直到意外突然降临,你成了家里的顶梁柱,你才会发现,钱的重要性根本没办法回避。
我们能做的,就是远离这样的“新穷人”,不让自己成为这个时代的“新穷人”。
两条建议,送给你。
1、运用奥卡姆剃刀,与过剩的物欲断舍离。
哲学家第欧根尼,身为银行家的儿子,放弃了万贯家产,住在一个木桶里,思考哲学。
他所有的财产就是一个木桶,一件斗篷,一根棍子,和一个面包袋。
有一次,亚历山大大帝遇见了正在晒太阳的第欧根尼,就问他需要什么,并保证会兑现他的愿望。
第欧根尼回答道:“我希望你让一下,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。”
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再贫瘠,便不会寄希望于通过物质世界来弥补。
真正优秀的人,都在给生活做减法。越简单,反而越轻松。
生活中,真正必须的物品并不要太多,相反,精简之后,我们还有更多认知带宽,来做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。
与过剩的物欲断舍离,你会活得更从容。
2、培养自己的复利曲线。
很喜欢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》中的一段话:
一块奶酪是羊奶做成的,它的味道比羊奶更加甘醇,价格也比羊奶更贵;
一块十年的茶饼,它的价格要比新茶高很多倍;
红葡萄酒是葡萄做成的,它的价值也比葡萄高出很多。
由此可以看出,人看得越远,就越有耐心。而人越有耐心,产品就越有价值。
这就像一条复利曲线,它的初始增长缓慢,但是一旦到达一个拐点,增长速度就如火箭上升一般,势不可挡。
年轻人面对当下的消费和未来的储蓄规划时,不妨将目光放得长远一点,用复利思维来思考问题。
任何有持续收益的事,都不可能一朝一夕获得,沉下心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,努力攒钱。
只要你不放弃,到达那个临界点,你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奇迹。
共勉。
作者简介:小椰子,人气专栏作者,写自律,谈人性,椰子陪你一起读书,个人公众号:小椰子专栏(ID:xiaoyezizhuanlan),微博@小椰子专栏,已出版书籍《你的自律,给你自由》,本文首发于公众号:精读(ID:jingdu999),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商务合作微信:fushusz(备注品牌),头条号、知乎、微博@富书
看更多走心好文章
请长按下方图片
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书
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,和3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
富书(微信号:kolfrc)
爸妈精读(微信号:bmnfrc)
我属猫(ID:woshimiaoji)
香克斯(微信号:fushujk)
☝长按上图,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👇点击阅读原文,发现一家好店,你想要的这里都有
你若喜欢,为富叔点个在看哦